10月4日下午,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我校召开了教师“实践锻炼经验交流会”。校长丁庭选、副校长阎宏斌,学校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师发展中心、各院(系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郭莉主持。
参加实践锻炼的教师代表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实践锻炼的经历、感受,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洪波教授谈到参加实践锻炼的感受:一是丰富了教学内容;二是增加了科研选题;三是洗涤心灵,受到了教育。教育科学院副院长袁贵勇副教授对“基于U-S合作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做了汇报,提出“反思性实践”对教育专业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院长赵磊副教授汇报了“立足专业建设分层构建服务社会平台”,他从构筑分层服务平台、基础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服务平台等方面介绍了近期服务社会项目,并提出了未来建设思路。管理学院姜莉副教授在河南万仙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挂职锻炼一年,她从具体参与工作及生活方面汇报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机电工程学院张国智博士以“创新时代下高校企业产学研的切入点”为题,汇报了在实践锻炼期间参与解决企业研发难题及民营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发展趋势,并谈到今后的工作设想。化学化工学院刘冰副教授从“产教融合提升教师个人能力”的角度汇报了自己实践锻炼收获、感受及一些建议。
丁庭选校长做了重要讲话,他讲到:参加实践锻炼一是实践的目的要明确。由于学科、专业及所承担的课程不同,实践的内容也多种多样,但都是向社会学习,增强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回来后把课讲得更好,获得学生的认可;二是实践的过程要夯实。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要仔细了解企业的规模、产值和管理,了解企业的运行过程和运作模式,回来后把企业案例引入教学,使课堂讲授更加生动;三是实践的效果要显著。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是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本科办学理念,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水平、提升学校转型发展的速度,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教师发展中心 文/图)
